Product Display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投资评级 - 股票数据 - 数据中心证券之星-提炼精华 解开财富密码

来源:火狐sports最新登录网站入口网站    发布时间:2025-08-04 02:41:44
至纯科技(603690) 投资要点 事件概述:至纯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

  至纯科技(603690) 投资要点 事件概述:至纯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5亿元(yoy+14.40%),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yoy-93.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元(yoy-156.25%),综合毛利率31.40%(yoy-2.41pcts)。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yoy-10.32%,qoq-24.63%),实现归母净利润0.19亿元(yoy-70.09%,qoq+111.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0亿元(yoy-83.64%,qoq+104.32%),综合毛利率33.90%(yoy+0.08pcts,qoq+13.41pcts)。 系统集成和电子材料业务拉动2024年整体营收增长,设备业务关键零部件海外交货延迟以及其导致的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大幅度增长致使整体盈利能力下滑,但目前供应链已基本实现国产切换,后续增长可期。2024年公司系统集成业务营收28.30亿元(yoy+22.07%)毛利率33.86%(yoy-3.19pcts),设备业务营收6.06亿元(yoy-20.81%),毛利率22.77%(yoy-3.32pcts),电子材料为新增单独列示的业务板块,营收1.64亿元(yoy+165.09%)毛利率19.84%(yoy+13.68pcts)。(1)公司作为高纯工艺系统国内龙头供应商,系统集成业务稳定增长,2016-2024年中国大陆主流12寸晶圆厂41次特气中标结果中,旗下至纯集成的市占率是48.8%,化学品设备及系统的市占率超过30%,截至目前公司已出货各类高纯特气设备和高纯化学品设备超过3.6万台,其中2024年出货超过1万台,目前系统集成业务的增量大多数来源于于核心客户厂房后续改扩建项目,后续先进制程客户在产线设备采购方面也有望释放大量需求。(2)设备业务近年来有所承压,主要源于先前在关键零部件方面海外采购受政策管制,对此公司于2024年计提了足够的减值准备,并于几年前前瞻性地开启布局国产供应链,目标90%设备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目前在原本较依赖境外供应的部件方面已经基本转化为国内供应,设备业务有望批量上量。 新签订单稳定增长,未来将重点加码设备和电子材料业务板块。2024年,公司共签订了55.77亿的业务订单,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占比达84.55%,12英寸客户的订单占比达88.46%,客户涵盖中芯国际、华虹公司、上海华力、长鑫科技、长江存储、北电集成、燕东微、士兰微、润鹏半导体、H系等,订单中5年以上长期订单1.17亿元,除去大宗气站、TGM、TCM等电子材料及专项服务的长交期订单的影响后,2024年新签订单同比实现了17.88%的增长。后续公司将重点发力设备和电子材料业务板块,(1)设备板块方面,公司将聚焦28纳米及更先进制程客户高阶湿法设备需求,包括硫酸清理洗涤设施、磷酸清理洗涤设施、以及晶背清洗相关设备等,2024年,公司旗下至微科技新发布S300-D湿法设备新平台,该平台专为先进制程需求设计,其WPH(每小时处理晶圆的数量)提升30%。客户角度看公司在扩大逻辑客户市占率的基础上,将积极开拓存储核心客户。(2)电子材料业务板块方面,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在国内取得了领先市场地位,自2022年起建设的国内首座完全国产化12英寸晶圆(对应28纳米制程)大宗气站已持续稳定运行且指标全面达标,第二座4倍规模的气站于2024年起也逐步实现效益释放,并将在至少15年的时间里为公司贡献稳定的现金流。此外,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威顿晶磷83.7775%股份威顿晶磷主要是做集成电路及光伏等泛半导体领域高纯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本次收购有助于推动公司导入高纯电子材料业务,丰富公司业务矩阵。 投资建议: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较预测前值有所下滑,主要系公司2024年计提大量信用减值损失准备和增加研发支出等原因所致,目前减值准备已基本计提完毕,且公司为国内高纯工艺系统龙头供应商,设备业务和电子材料业务有序放量中,有望打造新的成长曲线亿元(20252026原预测值分别是39.69、48.40亿元),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9、4.44、5.99亿元(2025、2026原预测值分别是4.85、6.5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6、2027年PE为30、22、16倍。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客户扩产没有到达预期;2)供应链政策风险;3)产品验证不及预期。

  至纯科技(603690) l投资要点 强化高温硫酸、FIN ETCH、单片磷酸等先进制程的高阶湿法设备研发。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1.3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42-2.87亿元;预计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5,000-7,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706.16-5,206.16万元。本期业绩变化主要系公司研发费用增长、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以及非经常性损益一下子就下降,详细情况如下:1)本期研发费用较2023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行战略业务布局,仍需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响应先进制程的高阶湿法设备的研发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高温硫酸、FIN ETCH、单片磷酸等尚被国际厂商垄断的机台,公司验证交付进度处于国内领先。公司的S300-SPM机型为国产首台应用于12英寸量产线的硫酸清洗机,月产能最高可达6万片次,截至目前单机累计产量超过70万片次。2)早期国内缺乏高阶湿法设备模组和零部件加工供应链,公司开发的模组和零部件需要委托国外的供应商加工,公司与多家境外供应商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本次单项计提涉及的是其中一家境外供应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与其于2019年开始洽谈业务合作,主要合作内容为依据公司开发设计定制加工相关模组及配件,2020年公司与对方签订采购合同开展系列合作。由于集成电路行业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该供应商存在一定交货难度,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该供应商的预付款余额折合人民币1.06亿元。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将该预付款转入另外的应收款,并对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5,298.79万元人民币,计提比例为50%。3)20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较2023年度大幅度减少,主要系2023年度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1.40亿元,和公司投资的私募基金公允价值变动调增1.08亿元,以上两项合计2.49亿元,因此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较多。 持续深耕半导体行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战略布局已经逐渐成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作为最初的高纯工艺系统的配套服务商,目前已经向关键制程设备、工艺生产耗材及核心部件、关键生产环节配套服务方向发展,为半导体及相关高科技新兴起的产业客户提供湿法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业务目前80%在半导体行业,管理层从行业发展周期及战略方面出发,在下游客户的建设投产期和运营量产期进行产品和业务布局。在建设投产期,为客户提供制程设备、系统集成及支持设备。在稳定运营期,公司为客户提供部件材料与专业服务,涵盖设备零部件的供应、大宗气站服务、部件清洗服务、晶圆再生服务、晶圆工厂驻厂服务等。公司的核心业务紧紧围绕为晶圆厂提供从前期建设到稳定运营阶段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而公司这些核心业务的布局,围绕微污染控制技术、复杂工艺控制技术、超高纯度流体控制技术等,通过数年完成了覆盖核心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该组合有助于公司在半导体产业不同周期阶段,都可以有较平稳的营收和发展。2024H1报告期,公司为客户全生命周期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战略布局已经逐渐成型并取得了显著经营成果。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26.86亿元,其中半导体制程设备新增订单6.26亿元。新增订单中81.60%的订单来自于存量客户。公司来自半导体行业新增业务订单额占比达84.74%。 拟收购威顿晶磷83.7775%股权,推进泛半导体领域高纯电子材料业务布局。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京威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24名交易对方持有的贵州威顿晶磷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83.7775%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合乎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威顿晶磷是一家主要是做集成电路及光伏等泛半导体领域高纯电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基本的产品为高纯电子级的正硅酸乙酯(TEOS)、三甲基铝(TMA)等前驱体材料和三氯氧磷、反式-1,2-二氯乙烯(DCE)等掺杂/氧化类材料,自2006年成立以来深耕电子材料产品,形成了成熟的研发生产一体化运营体系,产品已通过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合肥长鑫、芯联集成等知名晶圆代工厂商和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主要光伏制造商的验证并批量供货,实现在高纯电子化学品领域的重要国产化突破,形成了对国外厂商的有效替代。威顿晶磷2023/2024年度的营收分别为2.51/2.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22.81/6,905.96万元,截止2023/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4.14/4.90亿元。通过本次交易,威顿晶磷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并表核算,有助于增厚公司经营业绩同时,本次收购将有利于推动公司导入泛半导体领域高纯电子材料业务,加强完善公司业务版图,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的附加价值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提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34/44/5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9/5.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90倍、28倍、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行业波动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人力资源和管理风险,各类金融风险。

上一篇:A股线控底盘股票上市企业这些龙头股值得珍藏!(2025515) 下一篇:雅克科技
关闭 火狐sports最新登录网站入口网站